【日劇】《孤獨死又怎樣》 劇評──為獨自死去做準備的教科書
8/31/2025提起孤獨死,很多人會覺得是老人家的事,青年和中年人不會太去關注。《孤獨死又怎樣》以39歲單身中女為主角的設定比較獨特,成功喚起青中年人意識到原來孤獨死並非事不關己,要趁年輕有能力時做好邁入老年的準備和臨終規劃(即「終活」)。故事講述主角山口鳴海(綾瀨遙飾)因姑母山口光子(山口紗彌加飾)孤獨死為契機,意識到追求獨身自由的危機,透過她向古怪年下男同事那須田優彌(佐野勇斗飾)學習孤獨死的知識、以及解決各種家庭紛爭的過程,帶出實用的「終活」知識,包括找到人生樂趣、不要成為情報弱者、與外人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管理好財務等。劇中也點破大眾以為結婚生子就可以避免孤獨死的誤區,當中熟齡離婚、伴侶離世等情況都是大敵,提出要擁有自理生活的能力,任何人不論有沒有伴侶子女都有責任為自己的死亡做準備,後生的也應該推動父母好好「終活」。
此外,本劇也有提及男女社會角色分配和長者照護問題,透過母親山口雅子(松坂慶子飾)與姑母當年的家庭主婦與職業女性身份的對比、以及主角拒絕照顧父母的爭辯,描寫出男權社會價值觀對女性的擠壓,時至今日,由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所延續下來的「女性為照顧者」的不公平仍然存在,為女性帶來身心壓力,反映出傳統價值觀在家庭關係中成為女性的枷鎖。母親與姑母暗鬥幸福的較勁、主角介意被說追求小鮮肉的閒話,其實都是當事人被傳統價值觀束縛著才有的行徑,只有意識到自己的思維被束縛著,才有機會打破人云亦云的困局,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甚麼,這樣才能獲得真正幸福。
筆者最欣賞的一點是,本劇尊重所有生活方式,並沒有一味鼓吹結婚或單身更好,而是客觀地分析兩者的好處和壞處,以及將來有可能面對的情況,讓選擇不同生活方法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的未來作出心理準備和實際規劃。筆者跟主角同為單身中女,老實說是挺享受喜歡怎樣就怎樣、不用顧忌別人的生活方式,所以覺得主角完全是本人的一面鏡子(笑),也被此劇點醒了:單身人士在享受已婚者所沒有的自由的同時,必須承受代價,例如獨自面對身體機能退化、判斷力下降等,這不是靠匆忙找個人結婚便能得到保障,而是應該在自己有能力時作好準備和規劃,才能一直精彩的活下去。
本劇其實並沒有很明確的主線劇情和起承轉合,大部分時間都靠角色們對話的形式,靠台詞去帶出「終活」知識,雖然免不了說教,但由於當中所提及的家庭和終老問題都十分寫實,的確是跟切身有關,所以能抱著跟劇中人學習的心態去觀賞。劇組在製作上很用心的去提升本劇的年輕感,將當中的說教味減低,例如配以精心繪製的圖畫和電動畫面作解說、演員們漫畫感十足的誇張演繹、大跳hip hop唱饒舌將道理唱出來、還有貓,都讓本劇增添年輕活力,增強娛樂性,呈現方式上實在難以聯想到老人和孤獨死,此外,也用映像拍出帶出人物的內心想法和種種不安恐懼,將心理層面的東西具像化給觀眾看,十分有心思。當然這樣沾不上邊的風格,觀眾是否能接受就見仁見智了。
在開播之初,本劇憑著以搞笑喜劇包裝孤獨死沉重話題的創新獨特性,成功引起了劇迷注意和討論。不過到後半段支線延伸得越來越多,除了家庭問題外,衍生到感情線、中二病、與弟媳關係患化等,卻說得不夠到位,讓人不明所以,無助進一步深化主題。由於原著漫畫仍在連載,日劇中出現這些問題,反映出編劇改編時無法拿捏核心重點,導致故事剪裁失當。劇本的問題,加上觀眾習慣了劇組的呈現方式後無以為繼,失去驚喜,對白長篇大論卻欠重點,說教的問題越來嚴重,讓人覺得悶且沒有得著,整體吸引度下降。短短六集篇幅,收得倉促,有虎頭蛇尾之感,讓筆者略感失望。
角色方面,主角山口鳴海是個帶點天然呆的獨立女性,個性樂觀、喜惡分明、嚮往自由,而且自我中心,性格刻劃得立體,筆者覺得追求單身生活的女性應該都有類似特質,而她對追星的熱愛行徑更讓不少追星觀眾都會心微笑,至於美術館學藝員的職業設定對劇情沒太大作用,基本上換成任何職業都可以。綾瀨遙演這類角色可說是耳熟能詳,深入民心,甚至可以說是當年《螢之光》的魚干女的熟齡進化版,保養得宜看不出歲月痕跡就是了,這樣的角色對綾瀨遙來說沒甚麼難度,不過在演技上也看不出有甚麼大突破,要說突破的應該數在跳舞方面吧,劇情上半部分她跳了三場舞,都讓人有驚喜,還有偶然跳脫的造型也讓人耳目一新。
那須田優彌是年輕菁英,知識廣博,不過孤獨死變態控人設實在怪異,當然,如果不是這樣設定,本劇一開始就推進不下去了。劇中也描寫他偶然散發出危險氣息增加其神秘感,刻意讓人以為他有甚麼不為人知的秘密,為劇情帶來懸念,到最後揭穿是中二病,很沒有說服力。佐野勇斗飾演這樣一個表面沉默正常但暗裡奇特的角色,演出恰如其分,本劇中大部分知識點都是透過他說的台詞帶出來,他振振有詞的演繹也十分有說服力。筆者對佐野勇斗的印象就只停留在《一兆遊戲》那個戴黑眼鏡的IT宅男,沒想到他竟然可以這樣帥,偶像感這麼重,這是看本劇時最讓筆者震驚的地方。這樣兩個角色一比較,就更加突顯出佐野勇斗的演技和造型多變,既有顏值又有實力,是個值得期待的演員。
母親山口雅子是典型大和撫子式賢妻良母,不過老年卻有種遲來的叛逆,穿起hip hop風服飾打扮,而這樣叛逆正是被壓抑的女性反男權社會的呈現。松坂慶子是資歷深厚的實力演員,演技自然到位不用多說,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和氣場都能駕馭得來,七十多歲還能又跳又rap十分厲害,果然是敬業樂業的大前輩!至於父親山口和夫是典型日本大男人,在本劇是較為面譜的存在,用來反映普遍日本男性長者,這對資深綠葉演員國村隼來說,實在是手到拿來,不費功夫。
總結本劇是一部很吃腦電波的作品,有人覺得好看,但也有人不喜歡。不管怎樣,本劇立意深遠,單是死亡規劃,就已經是一門人人都應該學一下的常識課,無論你喜歡不喜歡,都會對人生有所得著。
4 comments
或者你會鐘意睇《孤獨的美食家》。
回覆刪除近籐:通過減少物品數量,平時就做好“生前整理”。山下:好好吃飯,而不是餵飼料。
人生大事的抉擇:如果生來就不缺乏資源,人生就少點限制;如果生來就困難模式,不如煩惱少一點。
歐洲有D隱私電子郵件同雲端儲存服務,如果半年或者一年5用,賬號同資料就會自動刪除。
請永遠記住,你並不孤單!
《孤獨的美食家》間中會睇,越來越多類似的劇,都幾鍾意睇。
刪除電子郵件或雲端服務會自動刪除,都幾好,唔會白白浪費錢去續期。
哈,我是從不覺得孤單。
我都唔覺得自己一個無聊,現代科技太多嘢玩。反而覺得家庭、社會這些觀念過時。比如今日東京就有嚴重罪案發生,系統不一定幫你活得更好,系統經常出錯而且傾向于控制個體。至於孤獨終老,我覺得未來科技會解決埋呢個問題,無需太過憂慮。係唔付費先會刪,哈。
刪除或者我解釋一下點解會有“家庭和社會”已過時呢種睇法。當大多數人提到呢2個概念,通常會腦補“和睦的家庭”同埋“向上的社會”。這很正常,因爲人追求幸福。然而現實是這兩种狀態存在【歷史的偶然性】,需要好多條件配合才可能短暫地呈現。比如戰後嬰兒潮很容易會得出“努力就會有回報”的結論,但不要忘記,這是之前人爲地製造災難才實現的,戰前系統是不是也處於崩潰邊緣?所以結論是在當下時代背景自己一個好好過的難度遠低於創造理想的“家庭和社會”,科技正在取代原先需要現實社會才能實現的功能。但如果任何人的人生階段足夠幸運,請務必珍惜這種可遇而不可求的短暫時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