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東京近郊】再訪.鎌倉江之島(和那些零散的日劇憶記)

6/07/2025



鎌倉,我又來了!回想上次到鎌倉旅遊,剛好是十年前,當年為了日劇《倒數第二次戀愛》而來朝聖,那時候的自己年輕,對世界充滿好奇,熱愛探索從未去過的地方,發掘新事物;現在,已差不多邁向當年劇中主角的年齡,對旅遊的激情顯然跑了調,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老是想重訪曾經去過的地方:「不知當年去過的那個地方現在變成怎樣呢?很想再品嚐多次當年吃過的美食啊!」適逢《倒數第二次戀愛》再推出續集,頓時勾起我想當年的旅遊記憶,二話不說來個半天舊地重遊!


從東京來到鎌倉,等候江之電電車的月台上擠滿了遊客,說著日語中文英語泰語的都有,鎌倉真的有這麼擠人!難以想像小小的電車竟能擠得下這麼多人,難怪長倉和平這個觀光課課長也退不得休(笑)。年初看過《慢行列車》後,知道了有保線員這樣的人員去確保鐵道安全正常,在坐上電車時也心懷感恩,一趟順利的旅程背後都有一班默默的幕後功臣們守護著。



長谷寺 花落花又開

第一站便跑了去長谷寺,長谷寺門口的紅色燈籠和翠綠松柏,跟十年前到訪時完全一樣,很懷念,只是這裡再難拍到空景,遊客排著隊一個接一個拍照留念。寺內也是人潮如鯽,比我十年前來多很多人。走上本堂旁的見晴台,好不容易找到個站位晀望鎌倉海岸,仍舊是那麼美!微風吹來,舒服!


長谷寺門外拍得空景不易

▲從長谷寺眺望鎌倉海岸,讓人治癒的風景 


時間彷彿偷不走長谷寺的任何東西,散落在山道的大大小小佛像仍繼續在潛心修道,花期未至的繡球花在山頭整裝待發,已經花開花落了多少歲月?雖然仍無緣看到繡球花盛放的長谷寺,但寺內可不止一種花,池塘裡的菖蒲花隨風飄搖,與塘中鯉魚相映成趣,走著走著忽然嗅得濃濃的花香樸鼻,原來是一道巨型的茉莉花牆!花牆對面的Q版地藏石像雙手合十微笑著,可愛又祥和!



未見花已聞其香的茱莉花牆

菖蒲花隨風飄搖,與池塘鯉魚相映成趣

▲繡球花努力成長中的樣子十分特別



原來這個Q版地藏菩薩已成為了長谷寺的吉祥物,在入口旁的禮品店有其造型的各式伴手禮,如名信片、擺件、饅頭等,真的很吸引啊!記得以前來時好像沒有這家禮品店,看來寺廟也是積極與時並進開發商品去增加收入。


長谷寺的Q版地藏超可愛的!




七里ヶ浜Bills 望著大海吃鬆餅


來到鎌倉最想做的,其實是再訪那家拍攝《倒數第二次戀愛》長倉家的古民宅咖啡店,吃個鬆餅滋養味蕾,讓時光慢慢流逝,但原來當年去那家Cafe坂の下已在兩年前閉店,接手經營者在同一處開了一家新的咖啡店サカノシタ,同樣有鬆餅可吃,可惜我到訪當天是定休日,無緣。


於是,我跑到另一個能夠看著海吃鬆餅的地方——七里ヶ浜的人氣鬆餅店Bills。一走出七里ヶ浜車站,就感受到海的氣息,舒服!這天風很大,還沒走到海邊,頭髮已經被吹得亂成一團。一起下車的人潮大多往海灘走去,海浪聲、海鷗聲,讓人心曠神怡,還能望到遠處的江之島呢!我沿著大馬路走,連面向海的兩層房子,都格外有度假感覺。度假,果然要有海才成事!


▲七里濱海灘上遊人玩水耍樂,十分熱鬧


一不小心,竟走過頭了,Bills就在一個不起眼的樓梯往上走,等了一會便能夠入座。店的裝潢走簡約風,可能由於這天風太大,戶外的座位都沒有開放,但我幸運地被安排坐在一個能看到海的位置,望著陽光與海灘用餐的感覺真的很好!吃午餐再加鬆餅,不小心就吃得太撐了!


▲人氣鬆餅店Bills的鬆餅實而不華,軟乎乎的


▲Bills落地大玻璃窗能望到七里濱海灘





新江之島水族館 尋找海天使

這趟來鎌倉,其實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看「海天使」這種深海動物!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的主角深海晶把「海天使」設成手機待機畫面,用來象徵主角由配合周圍到忠於自己的探索,當年自己看得深有共鳴,FB還一直用著牠做頭像。七年後的今天,其實我已經學懂好好表達自己,不再勉強迎合周圍,某程度上算是成長的蛻變。也沒想到,直至等到多年後的今天,才有機會來到江之島看當年很想親眼看看的這種生物。


▲新江之島水族館




進場時已經是下午3時半,勉勉強強趕得及在最後進館時間前進場。老實說,我對新江之島水族館並沒有期望,如果不是為了「海天使」我應該不會過來,畢竟在日本水族館的選擇太多了。然而實際來到,發現這個水族館比我想像中規模要大,只分了14個展區,主要展示在相模灣和大平洋棲息的海洋生物。



相模灣區的巨型大水槽,是場內最大型的水槽,站在這裡猶如置身海中一樣,這時剛好在上演飼養員和魚兒的互動表演。各式各樣的魚兒中,成群結隊的沙丁魚群最為搶眼,甚至讓我覺得恐怖(由於太恐怖所以沒拍照),有密集恐懼症者勿近!原來相模灣是日本屈指可數的沙丁魚漁場,這裡約8000條銀光閃閃的沙丁魚群海洋生態是展覽亮點之一,牠們不像其他魚那樣獨自愛游到哪裡就到哪裡,而是數千條跟著大隊游向同一方向,無一掉隊,竟然讓我想起日本人的民族特性......


飼養員和魚兒的互動表演



另一個很喜歡的展區是水母夢幻廳,沿牆壁排列著13個大小不同的水槽,展示不同的水母,包括世界最大水母之一的太平洋海蕁麻。這時展廳上演3D投影秀,以奇幻炫目的投影訴說水母的神秘故事。我每次看水母都可以看很久很久,透明的水母在平靜的海中婀娜多姿地飄浮的樣子,實在太療癒了!看著看著,連心也能平靜下來。


▲水母夢幻廳正上映3D投映


▲單是放空看著水母飄浮在水中,就覺得療癒



旁邊的展館展示了深海生物,會不會讓我看到「海天使」呢?我深怕看漏眼,但找來找去還是找不到,這時館內已響起廣播說快將閉館,然而我只是逛了一半展區!正當我心想這次應該跟「海天使」無緣之際,就在扶手電梯口看到牠了!一個小小的圓水槽,裡面有十多隻「海天使」,半透明的身軀中間是橙色的,牠長得比料想中細小!小得像隻昆虫,連小指頭都比牠大,但小小的牠卻游得飛快,快得幾乎連鏡頭也捕捉不了!看來牠們已經吃得飽飽的,據說牠們一生才捕食一次,似乎沒甚麼機會能親眼看到牠捕食時的凶狠樣子。


▲海天使竟然如此細小


▲難得捕捉到海天使的樣子


閉館時間已到,最後只是看了一半展區而已,很可惜啊!還好最後有看到「海天使」,算是圓了心願,其他的就留個藉口給自己下次再看吧!


離開水族館後,憶起十年前吃過的大大塊原隻章魚仙貝,還特地跑到江之島去買來吃,只是不復當年震憾,人生第一次的體驗永遠無可替代。


▲江之島名物—章魚仙貝


極樂寺站、豊島屋鴿子餅


坐江之電電車回程時特別在極樂寺站下車,看看車站變得怎樣,果然還是那個模樣!如同十年後的長倉和平繼續在這裡吐槽找來找去也找不著車票的千明(笑)。車站前的佈告板只貼著禁止吸煙的標示,記得當年來的時候還貼有《倒數第二次戀愛》的簽名海報呢!不知現在續篇拍完了沒有?說不定是因為要在這裡拍攝所以把佈告板的東西都清除掉呢!


▲一如既往的極樂寺站


在極樂寺站找不到劇的蹤跡,後來回到鎌倉車站,反而在小町通商店街看到有商店門前貼著《再續.倒數第二次戀愛》的海報!不過當然是沒有長倉和平選市長的海報(笑)。


▲在小町通商店街看到《再續.倒數第二次戀愛》的海報



特地到豊島屋本店買了鎌倉爆紅的伴手禮鴿子餅,在鎌倉遊覽時已不斷看到有拿著它的遊客們,那就是在日劇《海的開始》中死去的女主角水季很愛吃的餅乾,連《再續.倒數第二次戀愛》中和平到千明老家「見家長」也是帶這個伴手禮呢!既然來到鎌倉怎能不買回家試試?繪著鴿子的袋子和黃色盒子包裝都很可愛,一打開,不得了!這塊鴿子餅竟比掌心更大呢!十分酥脆,牛油味很重,不愧是越百年歷史的老店美食,難怪日劇都毫不忌諱地幫它軟宣傳,真不負人氣伴手禮之名。


▲ 日劇《海的開始》中死去的女主角很愛吃的餅乾


▲ 鎌倉百年老店豊島屋本店


You Might Also Like

3 comments

  1. 的確是個令人心境平靜的地方。我睇《再續倒數》似乎套劇冇咩明確的主旨,主要傳達出一種溫情的感覺,是套十分療愈的劇集。見到三浦、柴田、濱崎步這些熟悉的名字,ED唱得幾好聽。我睇的是FOD版本,FOD比起TVer體積大一倍。我而家基本電腦睇完就傳輸到手機上的記憶卡,因爲Android而家可讀寫exFAT格式,又可以去返插帶的時代。重播率最高的是動畫《銀之匙》,講一個中學生逃避現實到北海道讀農業高中的故事。

    去實地旅遊能令人怦然心動!我有時會睇下《有吉君的正直散步》過一下癮,有吉有時會搞笑地稱自己的節目為《有吉君的貧窮散步》,多數發生在上一集去高級餐廳超出節目預算的情況。我多數會保留雨天同過年特別版的集數。

    我最近睇TBS News Dig同ANNNewsCH的新聞,覺得日本資訊流動十分發達,如果有突發事件,過去一個月我已經見過很多次直升飛機出動拍新聞了。最近日本熱點社會新聞:住宅區掘窿居然發生爆炸、兩男闖入學校打阿Sir、車輛滾下山坡司機逃跑留下兩名兒童。總之很有現場感。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的,倒數其實沒主軸劇情,就是看一種心境、人生歷練,對話也寫得很有趣。

      有吉君的正直散步似乎不錯,我也找來看看,謝謝介紹!

      日本搶新聞很重要,出動直升機可以分秒必爭,畢竟這才是一家電視台的核心價值,

      刪除
    2. 「由於太恐怖所以沒拍照」寫得幾搞笑 :) 我又再次閲讀了這篇博文,同埋依據文中的超鏈接拜讀埋你10年前寫的《到鎌倉尋找天使》、《人生第一次地震》、《江之島半日遊》。感覺當年寫得少女風格一些,照片拍得有數碼相機那種寫實感一些。唔只係自己人生軌跡的記錄,還給未來的讀者一種參考的視角,原來這裡當年是這樣的啊!這種堅持實屬難得!

      我都覺得日本的民族特性很講求忍耐、禮儀、強烈的集體主義、對社會和諧的重視、敬畏神靈,比如佢地習慣鞠躬多過握手、節慶會有祭奠、收禮又會回禮,這些特性共同構築了日本獨特的文化身份。雖然日本同英國都係個島國,但係就與歐美文化講求的個性、開放、探險、科學邏輯形成鮮明對比,這可能同佢地曾經長期孤立的封建統治、多山而且多地震的自然環境有關。總之是個精致得來又有點嚴肅的有趣國家。

      「搶新聞」這個詞很久沒聽説過了,你唔提我可能都唔記得還有有呢個詞。《銀之匙》入面有兩句對白「甘你暑假打工賺返來啲錢去曬邊啊?」「執咗呢身行頭啊嘛!」,“行頭”呢個詞真係配得準確生猛!又例如鐡達尼號經典對白“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我只看過明珠台會甘傳神地譯:大地在我腳下!這不僅僅只是一種技術上的轉換,而甚至是可以超越原作的重新創作!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