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悲傷中的小確幸──《昨夜的咖喱,明日的麵包》觀後感

1/05/2015


在長大的過程中,越來越發現,那些自以為會理所當然地在身旁的人和事,正逐漸地、或猝不及防地消失、翻轉,這些人生必需經歷的傷痛,沒法一下子癒合,然而生活總要過,只要人生繼續向前,傷口總會慢慢結疤,至於那些經歷過的,其實,早已化成自身的一部分,與我們一同生活、前進。






《昨夜的咖喱,明日的麵包》說的正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寺山徹子(仲里依紗飾)婚後兩年,丈夫寺山一樹(星野源飾)便因病去世,她沒有離開或改嫁,反而跟公公寺山連太郎(鹿賀丈史)一起生活了七年……故事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聽起來頗為沉重和悲哀,編劇木皿泉卻用了平淡的生活步調,輕巧暖和的筆觸,有點俏皮的情節,充滿意境的台詞,去訴說那些人生中無可避免的傷痛,以及那些在隱隱作痛下繼續生活著的人們,讓人感受到一股治癒的暖流。



木皿泉是筆者很喜歡的編劇,這對夫妻檔編劇產量不多,但都令我愛不釋手,其中《野豬大改造》、《Q10》是最廣為人知的作品,而今次這部《昨夜的咖喱,明日的麵包》,是他們時隔四年後再寫的日劇,正確一點來說,是他們將自己的同名小說作品電視劇化。

《昨夜的咖喱,明日的麵包》先有小說,後再推出電視劇,由於媒介不同,在情節安排取捨和敘事模式上亦有所不同。小說分為八章,每章均以不同的人物為重心,描寫各人對一樹死亡、對人生經歷的感受,透過文字,對不同人物的心理描寫較深入,所涉及的內容廣度亦較大;至於日劇,則以徹子為主角,其他人物為副,故事較偏重在徹子放下一樹的過程,對放下的主題呈現得更為深刻。雖然如此,但中心思想是一致的,我覺得兩者可以互作補充,而這篇文章,將會結合日劇和小說的內容來分享感受。


  *   *   *

【放下】


「大家都說要向前看,但在原地彷徨真是那麼不好的事嗎?」

死亡,大概是人生中最不想經歷,卻又不得不經歷的事情。徹子在一樹死後七年仍然隨身帶著裝有他的骨灰的盒子,已足見她的執念。明明知道自己不該繼續如此,卻又無法放下,此情此景應該不少人都曾遇過,不單是死亡,比如失戀,比如失去喜歡的事物也一樣,放手並非說放便能放,外人的勸喻其實都不會聽得進去。

有很多時候,我們的確需要時間去靜靜待著,無須勉強自己去前進,只要活著,時間是最好的靈藥。待到適當的時候,人便會自動調整過來。後來,徹子覺得時機到了,便決定把骨灰放回墳墓:「活著就會不斷發生新的事情,必須考慮的事情也會變多,必須一點點放下過去的事情。」

有時候,我們覺得放下一個人,沒有從一而終,是負心,然而劇中告訴我們,所謂放下,並不等於背叛,也不等於遺忘。「放下並不是背棄,只是選擇了好好活下去而已。」「過去的一切依然存在,就像好幾張薄玻璃紙重疊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積年累月吧。」只要這個人在別人的心中存在過,即使死亡也不能將他抹走,新與舊的回憶會重疊交織,伴著活著的人繼續生活下去。

說穿了,別人的生和死,之於我們只是一個概念,通常取決於那個人是否活生生在眼前,或透過其他的方式跟我們交流。有些人,我們也許很少見面,是生是死其實都沒甚麼不一樣,例如在劇中,山女孩(吉田羊飾)謊稱將拋棄她的男人死掉了;也有一些人即使死了,也會以另一個方式繼續生存,比如連太郎糾結是否要相信一樹變成星星,阿寶將一樹的生命寄予在雪人娃娃身上。其實我們只要去相信我們相信的就可以了,只要相信,便會存在。「那顆消失的星星,在幾十年後重新出現,雖然看不見,但它一直都在,存在的東西,不論發生甚麼,都是存在的。在某處隱藏一段時間,不也挺好的嘛。」

  *   *   *

【傷口】


從醫院走出來的時候,徹子和連太郎經過麵包店:「明明已經厭倦了等待,我們卻不自覺地點了頭,然後就聞到烤麵包的香味,兩個人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當時心想,我居然笑了。原來,無論多麼悲傷,也能感受到幸福啊。」這充滿治癒感的一幕久久令人無法忘懷,在寒風中抱著如小猫般溫熱的出爐麵包,呈現的是一種有溫度的生活感,無論多傷心,人活著便會有溫度,生活中處處有著微小的幸福,即使在悲傷時也一樣。

日劇中有一集玩得很有趣的,關於連太郎亡妻寺山夕子(美保純飾)的幽靈和頸背的傷疤,是小說版裡所沒有的。夕子的幽靈存在著,俏皮地玩弄著家人,靜靜依偎在連太郎身旁,編劇以另一個角度向我們呈現存在的可能性。夕子頸背傷疤的形狀猶如走廊的傷痕,透過一道「傷痕」來連結起超越生死的感情,寫得相當動人。夕子死後傷痕消失了,但她仍希望以傷痕去證明自己經歷過的事確實存在。傷口總會癒合,受傷是活著的證據和權利,就像呼吸一樣,這樣去想,受傷其實沒甚麼大不了。

「如果從那顆星眺望地球,是否會看到,許多人的傷口在反覆打開、癒合,就像以不同的節奏呼吸一般,打開,癒合。」

  *   *   *

【翻轉】


突然再也笑不出的空服員小寶,不由自主地發笑的醫生サカイ君(福士誠治飾),因意外而不能跪坐的和尚……三位人物荒誕的經歷,正正突顯出人生的無稽。我們原本以為只要努力便可以一帆風順,「原來人生可以這麼容易就全盤翻轉了。」

如何面對人生的翻轉,其實跟放下一樣,劇中告訴我們,生活必須要繼續,像小寶那樣宅在家是無補於事。「你不往前走,道路就永不會出現!」但是,我們也無須過份強迫自己,給自己太大壓力,正如連太郎說:「如果沒有壓力,人活著還有甚麼意義呢?那就無法體味人生了。可是壓力若重到把人給壓垮,就得不償失了。」

在人生路上,有時候,我們也許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以為大家對自己寄予厚望,大家都在看著自己,覺得世界沒了自己不行,然而劇中說:「沒有人在意我們幹了些甚麼,大家都太忙了,根本顧不上別人的事。別人喜歡與否、做得好不好其實無所謂,我已經知足了,每天盡自己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就這樣踏踏實實活下去,這樣很沒出息嗎?」其實做事最重要是自己覺得充實,無須因別人而給自己太大壓力,但也不用妄自菲薄,抱著不亢不卑的態度就可以了。

後來三位一起開了家店,找到人生另一條出路,也因此從荒誕的枷鎖中得到解脫。船到橋頭自然直,最後小寶選擇繼續經營小店,而サカイ則選擇回去當醫生,老土的說,上天要將你的人生翻轉總有其理由,一切在冥冥中自有主宰。

夕子生前的故事並沒有放在日劇裡,而在小說中,夕子也因電腦時代的來臨而面對人生的翻轉,曾經引以為傲的工作變得一無所值,後來她嫁人辭工,投入建設溫暖家庭,領會到前輩跟她說的:「這個世界,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恐怖喔,沒問題的。」

  *   *   *

【信任】


「相信,並不代表委身於他,我……或許已經做不到這種事了,我很寂寞啊,好想不顧一切地相信一個人。」

秋山朝子(片桐入飾)是日劇版中原創的角色,這位牙醫的副線,吐露出寂寞女人的想愛卻不敢愛的心聲,因為不敢再去相信任何人,即使有姻緣到來也會疑心被人騙婚。這可與岩井正春(溝端淳平飾)被小女孩騙去480萬的部分互相對照,耿直的岩井心甘情願借480萬給小女孩,深信這樣救回一條人命是值得。

「其實有時候也會突然感到寂寞,去找一個能夠握在手裡的東西,能讓我深信的,能握住的東西。」

誰不想不顧一切地相信一個人?然而在這個滿佈騙局的世界,只要信任便有機會受到傷害,到底「真正美麗的事物」是否存在?編劇借八木重吉的詩句,勉勵我們先不要去否定,而是抱著相信的態度去追尋其存在。就像岩井畫的魔法卡,你會相信它能兌換願望嗎?

另一角色山女孩希望能跟別人有生死與共的關係,對於連太郎在行山時給她添麻煩,她卻因而感受到「我從未如此強烈地感覺自己是活著的」。筆者過去一直都是那種很怕給別人添麻煩的人,凡事都盡量自行解決,不依賴他人,過分的獨立卻令自己變得孤立,現在才意識到,其實偶爾依賴一下別人,別人是不會怪自己的。人們因為有著互相依賴的關係,才會產生牽絆吧。

「顧忌別人的情緒,被別人顧忌,所謂信任不就是這樣嗎?在信任之人的陪伴下走完一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   *   *



《昨夜的咖喱,明日的麵包》給我最大的撼動,是生活在悲傷中的人們仍然能夠感受到屬於他們的小確幸,不論是暖烘烘的麵包、殘舊的小雪人、奇怪的螞蟻圖畫、病人的留言字條、還是自家專屬碗筷......這些微小的事物,治癒的力量非常強大。正因自己幾年前經歷過人生的翻轉,花了幾年時間才懂得真正放手,所以對劇中人種種心路歷程深有共鳴,也令我知道,其實沒有甚麼是放不下的,其實人生路還有很多很長。

當悲傷的時候,請試著相信,你可以得到幸福,可以比任何人都幸福the best is yet to come



You Might Also Lik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