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便利店人間》──努力成為正常的社會零件

2/05/2021



“你在做甚麼工作?”、“你結婚了沒?”、“甚麼時候生孩子?”我敢肯定,2、30歲的時候,被親朋戚友盤問得最多的,非這些問題莫屬。無論是發問者或被問者,大家心裏都知道答案有既定標準,一旦偏離了軌道,沒有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就會惹來非議,被視為是“不正常”的社會異類。甚麼是“正常”?或許,要當上社會大眾眼中的“正常人”,我們都要經過多番掙扎和妥協。

日本小說《便利店人間》的主角古倉惠子,是在便利店兼職了18年的36歲單身女人,她小時候行徑異於其他孩子,好不容易終於“修好”成為正常人;但人到中年,仍然沒有正職也沒結婚,便又再令親友覺得她不正常。故事以此為主軸,透過古倉與身邊人的互動,展開一場個體與社會規範的內心角力。
作者村田沙耶香在便利店兼職多年,一邊打工一邊寫作,對便利店標準化的作業流程相當熟悉,也在這裏觀察人生百態,因此小說中對便利店的描寫鉅細無遺。書中形容古倉是名為“便利店店員”的生物,由外到內都是按便利店的員工指引訓練而成的優秀零件。繼而,作者再進一步將人類社會比喻成便利店,雖然人類社會的規條,並不像便利店那樣有明文規定,但其實早在遠古時期就植根在人類的價值觀中。

小說內其中一個“正常人”說到:“人呢,必須透過工作或是家庭隸屬於社會,這是義務。”可見,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人類變成了零件,不論是便利店店員這樣的零件,或是結婚生子繁衍後代的零件,人類都要成為被普世價值觀認可的零件才能在社會中生存下去;若是零件壞掉,就會被排斥被置換。

先勿論日本那個奉行集體主義的社會,即使在港澳地區個人主義更強烈,這種想法同樣是根深蒂固,沒有工作的青年被標籤為“廢青”,30歲還沒結婚的女人被貶稱“剩女”,結了婚不生小孩會被長輩嘮叨。明明沒有正職工作或沒有結婚生子,只不過是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又不是做了甚麼壞事或者傷害到其他人,為甚麼要承受別人歧視的目光?

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到底該做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抑或是做被社會世俗認同的那種人?人類,從來都是矛盾的。正如書中所說:“你討厭別人干涉自己的人生,卻又為了不被他們說嘴,而去選擇那樣的人生嗎?”即使萬分不願,即使覺得不妥,人仍然離不開社會規範,離不開透過社會化來建構自身的存在。身邊多少平日滿口說不想上班的人,在疫情下被迫休假時,卻嚷着無所事事的生活很無聊,那就證明了,普遍人的存在意義,其實還是在於其身為社會零件的價值。

按照世俗準則做個正常的社會零件,似乎最簡單,也最容易,縱使心中覺得不妥,但這樣可以免卻很多麻煩,讓身邊的人安心,所以大部分人也會這樣選擇,然而這樣一輩子真的好嗎?《便利店人間》像一把利刃,直刺進內心深處,讓不得已成為社會零件的自己,隱隱作痛,久久未能平伏。讀書過程中讓人想了很多,但又好像想甚麼也沒有用。明天,繼續還是要努力上班。


(本文載於《城與書》第23期專欄)

You Might Also Like

1 comments

  1. 如果同呢類親戚朋友打交道,聰明既做法係保護好自己既利益同情緒,盡量避免談利害關係方面的話題。

    大多數人是社會零件呢個觀點有一定道理。日劇飆風引擎指出:說甚麽人人平等是騙人的,其實人一出生就分好等級。女王的教室指出:日本呢個國家根本就是階級觀念非常重既國家……只有百分之六的人擁有幸福。NHK紀錄片無緣社會收到14000個人們對前景不安同悲觀既求助。

    是否應該努力?努力呢樣嘢比如耕作,最初用人力,然後用牛力,後來用幾多馬力既機械。有咗物質剩餘之後人類就開始出現社會分工,衍生出政治。佢地制定法律維護秩序,同時也會魚肉人民,結果分化出社會階級。我覺得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比較好既策略係:避免不必要努力、過簡單生活、減少社會比較、運用科技改善生活。我問過AI點解啲動物唔識學習使用複雜工具幫助佢哋在大自然生存?AI話:因爲動物既腦部構造理解能力有限,只有少數動物會使用簡單工具,多數動物會靠本能同與生俱來既本領求存。還有個好有趣既提問:甘啲動物除咗覓食同交配,也會有“不務正業”的時候嗎?AI話:會的,動物也會休息同玩。比如啲狗鐘意追波、馬騮會互相梳毛。

    最近好熱,98日劇新聞女郎都幾好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