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日快樂》淺談現代愛情觀

1/26/2007

從戲院走出來,友人問我為甚麼想看這部電影?

答曰:「無他,純粹因為覺得這部電影的海報很美。」

灰白的牆,女主角伏在男主角上,靜靜的,淡淡的,柔柔的,純純的。旁邊娟秀的字跡寫著「生日快樂」。


第一次看見這張海報,是兩個月前到美亞電影公司訪問的時候,在公司裡眾多海報中,我偏被這簡單溫純的感覺吸引住。

電影帶出的感覺也很溫純,由一個乘著火車的小米、一個離開富殖民地特色的英式建築物的小南開始,我和友人不約而同笑語一段CU與HKU的愛情(兩個來自CU的女生對這樣的小事是很敏感的),然而這段關係由大學到工作、由香港到日本,都是拖拖拉拉、若即若離,二人的「好朋友」關係,令身邊的人替這對璧人緊張,但二人卻樂在其中。

因為有童年陰影,所以小米提出維持「好朋友」關係,曖昧又樸朔迷離,提出的原因是情人會分手而好朋友才是永遠,因為不想失去對方,其潛台詞只是不想受傷。

情人最終會分手,縱使結婚也可以隨時離婚,或者如小米媽媽般突然「走佬」,這個社會這個年代我們沒有能力履行一生一世的愛的宣言,至少現代人不再相信這個神話。

好朋友,親近中帶有距離感,不管制對方,沒有佔有慾,亦不需要妒嫉,多美好的關係,多理想的關係,就像海報那樣溫純,感覺良好。

一首生日快樂歌,一個短訊,一個有朋自遠方來的擁抱,淡淡然中滲出甜絲絲。如果不是好朋友,怎能維持這麼久,大概應該已分手。

關係不是情人,情感卻是愛情,愛情沒有妒意是假的,看小米收到小南結婚的消息後發瘋就知道。

可惜故事爛尾,企圖煽情卻落了最俗的套,破壞了整部電影的意境。其實好朋友要結婚是正常的,毋須故作痴心漢。

從戲院走出來的觀眾大叫結局老土,小南的痴心託付在我們眼裡變成史前遺物,不正是現代愛情觀的反映嗎?

或者,只有死亡可以把愛情定格並保持永恆,於是小米才可以每年生日快樂一次;否則,人是恆變的生物,連編劇也不能保證筆下人物的愛情不變。

至於海報的簡單溫純,只能嚮往。


(題外話:兩個月前因為做報告的關係,到了美亞電影訪問,對本港電影業認識深了。被訪者搖頭苦訴我們自己人也不去支持本地的電影,導致電影業實在難以經營。所以,我決定要多進戲院。)


You Might Also Like

0 comments